资讯有故事丨中埃联合考古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凯发体育游戏平台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不仅有金字塔,更有卢克索一带神庙的世界,汇集了古埃及文明精华,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自2018年起,中国和埃及就成立了联合考古队对卢克索卡尔纳克神庙以北的孟图神庙遗迹进行考古发掘。经过几年来陆陆续续的发掘,尼罗河畔尘封3000多年的古老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重现往日辉煌。近日,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了中埃联合考古队的中方领队和队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是中埃联合考古队的中方领队,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
贾笑冰:对考古感兴趣其实是源于两个偶然的因素。第一个就是我姥爷解放前是个古董商,家里头有一点像古董的东西,比如说清末民初的一些小瓷器、家具,从小看这些东西就感兴趣,觉得挺好玩。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新闻,好像是苏联和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合作,在大兴安岭搞考古调查。骑着马在森林里,我觉得这个挺符合一般男孩的心态,骑马挎枪走天下那种。这样高考的时候我就报了考古(专业)。
中埃联合考古队队员高伟开始在法国学习多媒体专业,后来对考古产生了兴趣,读硕士研究生时转到埃及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加入到中埃联合考古项目中。
高伟:我(20)07年的时候在法国留学,那个地方是法国中部的历史文化遗产名城,叫勒皮,有很多古代的建筑。我对他们文物保护的完好程度产生了兴趣,然后我就转了专业,从(20)09年开始读艺术史和考古。当地的学校有一个(研究)埃及学的传统,有比较丰富的埃及学、埃及考古的馆藏,我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读埃及学考古。
贾笑冰:卢克索是古埃及新王国首都底比斯,应该说是古埃及最辉煌、最发达的一个阶段的首都。卡尔纳克神庙区是底比斯最重要的宗庙建筑群,孟图神庙就是这个宗庙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我们想通过最核心地区的最核心遗址的发掘来看埃及社会的变迁,更快地掌握埃及文明最核心的特质,便于我们尽快地展开中外对比的一些研究。
由于埃及和中国在考古挖掘方面的规则和方法不同,中埃联合考古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技术困难。
贾笑冰:在国内我们惯常用无人机,测绘也好,画图也好,拍照也好,用无人机很快就能完成。我们经常用到的测绘手段比如说rtk,一种高精度的gps,用来测绘的,像这样的设备在埃及都不能用。我们只能自己设计了一个可以伸缩的杆,超长超大的自拍杆,把相机挂上去,然后在下面遥控一点一点地去拍。我们拍了大概2万多张照片,有后续的软件处理问题,时间就会很长。
高伟:我们在国内常用的三维建模方式,通过将大量的照片放到电脑当中生成一个三维模型,在这个模型上我们可以测量点和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非常方便地记录每时每刻的考古信息。我们把这个方法带到孟图神庙工作的时候,埃及的同事也觉得非常方便。
贾笑冰:埃及学、埃及考古学和中国考古学都有很深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我跟埃及的同事说,我们有我们的理念方法、学术传统,用这个全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来看待埃及传统的考古学材料,可能会有新的突破,这样把他们说服了,最后形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发掘工作的系统。
中埃联合考古队本次发掘工作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持续两个月,这也是2018年以来项目组赴埃及考古的第6季度,目前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贾笑冰:孟图神庙区是一个正方形的泥砖围墙围着的,在它的西南角从西向东有6座奥西里斯神殿,我们从(20)19年开始对第三、第四这两座小神殿做了发掘,基本上把它的结构都清理出来了,也发现了跟它相关的一些带浮雕、带铭文的石块,基本上能够确认它的功能。在6座小神殿的北侧发现了一道泥砖围墙,我们推测奥西里斯神殿是有单独围墙的,这在布局研究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可能反映了孟图神庙区使用功能上的一个变化,背后可能反映了信仰和王权社会的变化。
高伟:1860年前后,埃及考古才刚刚起步,法国的埃及学家叫马里耶特,据他描述,清理了6座奥西里斯小神殿,他都简单画了草图。但是我们重新把第三、第四座奥西里斯神殿展露在人们面前,它的轮廓和当年马里耶特记录的稍稍有一些不同,等于我们的工作填补了这个区域的奥西里斯信仰方面(的信息),校准了前人学者的平面图也好,对这个区域的认识也好,这个应该是近两年一个主要的收获。
贾笑冰指出,埃及考古此前都是由欧美西方国家主导的,中国是第一次参与埃及考古,架起中埃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贾笑冰: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就必须要深入到另外的其他的文明,深入地、彻底地了解它、研究它,把它讲明白,这样才会形成我们自己的(考古学)话语体系。同时,即便我们就是做(研究)中国文明,也要把它放到世界文明的一个大视野、大格局里,从世界文明的角度看中国文明的特点是什么,给世界文明体系做出的贡献是什么。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我们才能让世界文明的话语体系里面有中国文明的一席之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